«April 2024»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公告
『妙音書院』乃是專修、專弘西方淨土,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之教學場所。何以故?蓋依夏蓮居大德所『會集』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之『聞經獲益第四十八』云:「、、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也。歡迎常來參訪及介紹給『親朋好友』,並加入『我的最愛』。阿彌陀佛!

我的分類(專題)

首頁(1767)
我的《學佛心得》論叢(898)
聖嚴大師開示錄(157)
星雲大師開示錄(649)
淨空大師開示錄(16)
證嚴大師開示錄(35)


最新日誌
3806-云何為『諸惡王等侵奪供養行
3805-云何為『破戒比丘之破戒初相
轉載-星雲說偈 慎始        
3804-云何為『破戒法師受信者奉施
轉載-星雲說偈善報自得       
3803-云何為『破戒比丘受信者奉施
轉載-星雲說偈 -- 不見人過   
3802-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擁護法
轉載-社論 整頓台電 恢復民眾信任 
3801-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禪定
3800-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精進
轉載- 脫離心靈苦難      文/
3799-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智慧
轉載- 星雲說偈-- 讀經     
3798-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施具
轉載- 星雲說偈-- 自心佛    
3797-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忍辱
轉載-星雲說偈-- 業力不失    
3796-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滿足法

最新回覆

留言板
我要留言


統計
Blog名稱:妙音書院
日誌總數:1767
評論數量:0
留言數量:0
觀看次數:1437911
設立時間:2008年11月5日

連結




[我的《學佛心得》論叢]3711-為何『眾生能壞破四魔』
果前 發表於 2012/12/11 下午 08:17:00

標題:為何『眾生能壞破四魔』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為何『眾生能壞破四魔』?茲依《大方等大集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    若能觀法如幻相者人則能破壞陰魔若見諸法悉是空相是人則能壞煩惱魔若見諸法不生不滅是人則能破壞死魔若除憍慢則壞天魔。

(二)    若知苦者能壞陰魔若遠離集破煩惱魔若證滅者則壞死魔若修道者則壞天魔。

(三)    若見一切有為法苦則壞陰魔見諸法真實無常壞煩惱魔若見諸法真實無我能壞死魔若見諸法寂靜涅槃能壞天魔。

(四)    菩薩若能於身無貪捨身施時迴向菩提能壞陰魔施時遠離慳貪之心壞煩惱魔若觀財物一切無常能壞死魔眾生故修悲布施能壞天魔。

(五)    有菩薩不為我見受持淨戒能壞陰魔不為有貪受持淨戒壞煩惱魔若為遠離生死過失受持淨戒能壞死魔若能生心令毀禁者悉持淨戒受持淨戒則壞天魔。

(六)    若有菩薩不見我忍我修於忍則壞陰魔見眾生有修忍者壞煩惱魔不見生死則壞死魔不見菩提則壞天魔。

(七)    若有菩薩勤修精進其身寂靜則壞陰魔勤行精進其心寂靜壞煩惱魔勤行精進觀法無生能壞死魔勤行精進為調眾生令轉生死則壞天魔。

(八)    若有菩薩不為五陰修集禪定能壞陰魔不著界處修集禪定壞煩惱魔不著入處修集禪定能壞死魔所有諸善迴向菩提能壞天魔。

(九)    若有菩薩知陰方便能壞陰魔知界方便壞煩惱知入方便能壞死魔以如是等種種方便迴向菩提能壞天魔。

(十)    若有菩薩觀一切法皆是空相能壞陰魔觀一切法悉是無相壞煩惱魔觀一切法悉是無願能壞死魔具是三法迴向菩提能壞天魔。

(十一)          若有菩薩觀身身處不覺不著能壞陰觀受受處不覺不著壞煩惱魔觀心心處不覺不著能壞死魔觀法法處不覺不著能壞天魔。

    由此觀之,如是『十一者』,即所謂眾生能壞破四魔作如是觀終不失於菩提之心是人則能壞破四魔。何以故四魔』者,所謂(1)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故名魔;(2)陰魔,又云五眾魔,新譯云蘊魔,色等五陰,能生種種之苦惱,故名魔;(3)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故名魔;(4)他化自在天子魔,新譯云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即他化自在天)之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為魔之本法,他三魔皆類從而稱魔也。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21211日星期二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http://blog.udn.com/famscl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www.im.tv/blog/famscl/1143562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閱讀全文(244) | 回覆(0) | 引用(3)


發表評論:
暱稱:
密碼:
網站:
標題:
Blog網站首頁 | 聯絡我們 | Blog註冊 | 部落格登錄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執行時間:0.186 秒 網頁瀏覽次數:2021586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