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市,原名叫做「大里杙」。「大里」這兩個字,原是番社的譯音;「杙」的意思則是指「繫舟筏的小木椿」。清朝時期大里溪河面寬約一公里,水閘碼頭就在大里國中附近,商人沿大里溪搭竹筏到本地做生意,由於溪水湍急,竹筏到達碼頭,必須繫在「杙」小木椿上才不會被溪水沖走,而形成本地特色。當時由於許多漢人在此地利用往來船隻做買賣,漸漸形成小村落,古稱「渡船頭」,位置就在現在的「舊街仔」。 大里早期為洪雅平埔人的居住地,雍正乾隆年間,台灣原住民歸順清廷,於是大量移民自大陸福建、廣東一帶湧入,沿大肚溪開墾,並溯大里溪而上。由於這兒交通方便,加上外來移民的勤勞,使得大里杙很快的成為台中盆地上最富庶的地區,紮下日後繁榮發展的基礎。 大陸移民初至大里杙時,由於原住民仍有侵略習性,移民於是在「塗城」設置關口,並築構土牆防禦原住民攻擊,故「番仔寮」、「塗城」等舊有地名,皆與防範當時的原住民有關。早期的移民之中,以來自褔建漳州的人數最為眾多,其中又以林姓更為人多勢眾,最有名的當屬抗清義士「林爽文」,由於不滿清廷魚肉鄉民,而組織台灣「天地會」,展開反清活動,烽煙四起,蔓延大半個台灣,可惜起義失敗,一代志士慷慨捐軀。大里杙繁榮的市街在此事件中被夷為平地,林姓族人四處逃散,六百餘頃家族墾地被抄封入官。而名聲響亮的「霧峰林家」,原為大里林家其中一支流,因林爽文事件,方舉家遷移至霧峰,今日著名的「霧峰林家花園」,其根源就在咱大里。 清同治年間,大里杙聚集了約二萬多人口,當時大里街上商行林立,屋瓦相連,盛極一時,清朝時期,有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四竹塹、五諸羅、六大里杙」,可見當時大里繁榮的風光歲月。直至民國初年,才把「杙」去掉,改稱「大里」。台灣光復後,大里成為台中縣大里鄉,以農業為主要活動;民國六十年代以後,由於我國經濟快速起飛,民國七十年國光路打通,將大里與台中市連成一氣,外來人口於是快速進入土地平坦、地價便宜,而且緊鄰台中市的大里,到民國八十二年,大里人口已達到十五萬人,並依法升格為縣轄市,且很快超過豐原市而成為全縣人口最多的城市,此時的大里已轉變為以工商業為主的新市鎮了。 大里有悠久的歷史,大里先民遺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你我身為大里的子孫,應責無旁貸的負起保存發揚大里文化之重責大任,為大里的建設發展盡一份心力,以期再現繁華大里杙。
資料來源:本網記者/詹雅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