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公告
『妙音書院』乃是專修、專弘西方淨土,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之教學場所。何以故?蓋依夏蓮居大德所『會集』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之『聞經獲益第四十八』云:「、、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也。歡迎常來參訪及介紹給『親朋好友』,並加入『我的最愛』。阿彌陀佛!

我的分類(專題)

首頁(1767)
我的《學佛心得》論叢(898)
聖嚴大師開示錄(157)
星雲大師開示錄(649)
淨空大師開示錄(16)
證嚴大師開示錄(35)


最新日誌
3806-云何為『諸惡王等侵奪供養行
3805-云何為『破戒比丘之破戒初相
轉載-星雲說偈 慎始        
3804-云何為『破戒法師受信者奉施
轉載-星雲說偈善報自得       
3803-云何為『破戒比丘受信者奉施
轉載-星雲說偈 -- 不見人過   
3802-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擁護法
轉載-社論 整頓台電 恢復民眾信任 
3801-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禪定
3800-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精進
轉載- 脫離心靈苦難      文/
3799-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智慧
轉載- 星雲說偈-- 讀經     
3798-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施具
轉載- 星雲說偈-- 自心佛    
3797-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忍辱
轉載-星雲說偈-- 業力不失    
3796-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滿足法

最新回覆

留言板
我要留言


統計
Blog名稱:妙音書院
日誌總數:1767
評論數量:0
留言數量:0
觀看次數:1621562
設立時間:2008年11月5日

連結




[聖嚴大師開示錄]轉載-自我      文/聖嚴大師
果前 發表於 2013/2/22 下午 08:27:00

自我

〈自我〉

問:佛教指出,人之所以受苦,是
因為執著於自我。然而西方卻認
為,發現、強化自我和認同,是通
往成功與快樂之道。請問,我們要
如何調和這些看法?佛教如何看待
自我?

師:佛教用三種方式來看待自我,
也就是:小我、大我、無我。大多
數人把日常的自我當成真正的自
我,果真如此,就不必修行了。一
般人通常所認為的自我,就是佛教
所說的小我,那只是我們為了回應
外在環境所捏造出的名字和觀念。
自我會使我們不斷地評量自己的感
受並加以判斷:「這是我的城鎮、
我的朋友、我的配偶、我的處境、
我的觀點、我的感覺。」小我便來
自這些過程。自我存在的觀念來自
與外在環境(周遭的人與事)以及
內在環境(身體、感情、思想)的
互動。我們時時把對於自己的評量
串連起來:「今天早上,我覺得充
滿活力去上班;下午回家覺得很疲
倦,但做了些家事;晚上想要有人
作伴,就參加了個聚會;睡覺前,
我會想想明天的計畫。」我們從這
些連續不斷的評量中,創造出虛幻
的小我。

功成名就的人,對於存在和權力有
很強烈的感受。如果他們不斷地成
功,就會一直強烈相信自己的存
在。但這種自我感不管多麼強烈,
都還只是停留在小我的境界。但這
種強烈的自我感已屬不尋常。大多
數人並不是經常覺得自己有個固
定、集中的存在和性格,他們對自
我的觀感既不強烈也不集中。打坐
則能幫助人培養冷靜、澄明以及內
在的決心,因此可能發展出較強烈
的小我感。

「發現自我」通常意謂著發展出強
烈的小我感,這並不完全是西方的
思維方式,而是人類所共有的。若
是沒有來自強烈自我感的那種意志
力,人們的成就會是有限的。禪修
開始時,用的是建立強烈的小我感
的方法。之所以稱為小我,是因為
沒有真正、持久的東西讓人來掌
握。小我來自時時的判斷,但我們
並不是經常覺察到自己的評價、自
我的觀感時時在改變。

大我似乎肯定了一個永恆不變的本
質,中國哲學稱之為「理」。另一
個有關大我的看法來自精神的經
驗,在禪定以及其他的靈修中,人
們能感受到一種絕對的、不變的精
神自我。在這種時刻,似乎所有的
存在都遠離了,而個人的真性維持
不變,彷彿個人的本質就是一切事
情的基礎,甚至就是一切事情的本
身。

無我的觀念更難掌握。佛教並沒有
說「小我」和「大我」不好或不值
得,只不過由於小我和大我都有執
著,而只要有執著就不能真正得到
解脫。無我就沒有執著,但這並不
意謂著一旦得到解脫,一切都不復
存在。在解脫之後,智慧與功德繼
續存在。同樣的,在體會到無我的
經驗之後,人生繼續存在,依然有
事要做。然而為了達到無我,必須
從頭開始學習,也就是從發展強烈
的小我感開始。


問:解脫之後,自我評斷是否繼
續?
師:這已經不是平常的評斷了,而
比較像所謂的自然反應。開悟的人
不假判斷,對世界自然反應。


問:您前面說過,打坐能幫助強化
個人的小我感。這會不會使得後來
在修行時,更難把它放下?
師:在修行之前只是散亂心,甚至
不知道什麼是自我。打坐可以幫助
人集中心志,建立起集中、強烈的
自我感。只有在小我集中時,才能
超越它。在參公案時,必須先集中
自我才能突破自我。
首先,我教人如何集中、強化他們
的小我感。如果他們沒有體驗到開
悟,至少已經增加了自尊和自信,
心也不會再像以前那麼散亂。在修
行過程中,體驗到自我的層次有下
列幾種:首先是散亂的小我,接著
是集中的小我,然後是大我,最後
是無我。


問:達到大我階段的人有何想法和
感受?
師:大我這種經驗會出現,也會消
失,就像精神的啟示一樣。當這種
經驗出現時,人們覺得與宇宙合而
為一,彷彿自己就是宇宙。這種經
驗消失後,他們又恢復正常,但那
種感受會持續下去,他們會覺得更
廣大、更安定、更慈悲、更有自
信。


問:這種經驗可不可能維持很久?
師:這種感覺會持續,但經驗不會
持續。


問:您說過在解脫後,智慧和功德
繼續存在,而那就是無我。能不能
請您再說清楚些?
師:澈悟的人有智慧、功德,但並
不把它當成智慧、功德。如果他們
想:「我有智慧、功德」,那就依
然執著於自我,不是真正的解脫。
是別人見識到他們的智慧、功德,
並前來尋求指引。


問:為什麼會有人想要超越大我而
達到無我?
師:必須記住,這些名詞都是發明
出來的,好讓我們談論修行者的不
同經驗。如果真有「無我」可求,
那只不過是另一種自我,大我也是
如此。在那種情況下,修行者會花
上全副時間來追求吸引人的、虛妄
的自我。
至於誰想要超越大我?那就是想要
體驗佛法的開悟的人。然而,他們
一旦到達那個階段,並不會覺得自
己開悟或解脫了。其實,他們會回
到自己的日常世界,他們的生活也
會繼續下去,但卻有個重大的不
同,那就是不再執著。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

 


閱讀全文(325) | 回覆(0) | 引用(3)


發表評論:
暱稱:
密碼:
網站:
標題:
Blog網站首頁 | 聯絡我們 | Blog註冊 | 部落格登錄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執行時間:0.132 秒 網頁瀏覽次數:2029338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