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云何為『眾生能得調伏』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能得調伏』?茲依《大方等大集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或有眾生為色調伏,非為聲香味觸法等。
(二)有為聲調伏,非為色香味觸法等。
(三)有為香調伏,非為色聲味觸法等。
(四)有為味調伏,非為色聲香觸法等。
(五)有為觸調伏,非為色聲香味法等。
(六)有為法調伏,非為色聲香味觸故。
(七)復有眾生心寂靜故而得調伏,非身寂靜而得調伏。
(八)或有眾生身寂靜故而得調伏,非心寂靜而得調伏。
(九)或有眾生聞說無常而得調伏,非因於苦不淨無我而得調伏。
(十)或有眾生聞說苦故而得調伏,非因無常不淨無我而得調伏。
(十一) 或有眾生聞說不淨而得調伏,非因無常苦無我等而得調伏。
(十二) 或有眾生聞說無我而得調伏,非因無常苦不淨等而得調伏。
(十三) 復有眾生見身神通而得調伏,非他心智而得調伏。
(十四) 或有眾生因他心智而得調伏,非因神通而得調伏。
(十五) 有諸眾生因讚美故而得調伏,非因呵責或因呵責而得調伏,非因讚美或因讚毀而得調伏。
(十六) 或有不因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逆說法而得調伏,不因順說或有因順而得調伏,不因於逆或因逆順而得調伏。
(十七) 或有非因逆順說法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聞略說而得調伏,非因於廣或有因廣而得調伏,非因於略有因廣略而得調伏。
(十八) 或有不因廣略說法而得調伏,有諸眾生因四真諦而得調伏。
(十九) 或有因念處而得調伏,或有因正勤而得調伏,或因如意而得調伏,或因五根而得調伏,或因五力而得調伏,或因七覺而得調伏,或因八道而得調伏。
由此觀之,如是『十九者』,即所謂眾生能得調伏,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調伏』者,調伏身口意三業而制伏諸惡行也。又調理惡魔使降伏我也。如同《唐華嚴經》曰:「調伏眾生,令究竟出離。」《探玄記》曰:「調者調和,伏者制伏。謂調和控御身口意業,制伏除滅諸惡行故。」《維摩經淨影疏》曰:「調令離惡,離過順法,故名調伏。」《無量壽經》曰:「如法調伏諸眾生力。」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2年12月9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官網
【http://blog.udn.com/famscl 】
【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
【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 http://www.im.tv/blog/famscl/1143562 】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