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公告
『妙音書院』乃是專修、專弘西方淨土,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目的之教學場所。何以故?蓋依夏蓮居大德所『會集』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之『聞經獲益第四十八』云:「、、皆當往生彼如來土,各於異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如來』、、」也。歡迎常來參訪及介紹給『親朋好友』,並加入『我的最愛』。阿彌陀佛!

我的分類(專題)

首頁(1767)
我的《學佛心得》論叢(898)
聖嚴大師開示錄(157)
星雲大師開示錄(649)
淨空大師開示錄(16)
證嚴大師開示錄(35)


最新日誌
3806-云何為『諸惡王等侵奪供養行
3805-云何為『破戒比丘之破戒初相
轉載-星雲說偈 慎始        
3804-云何為『破戒法師受信者奉施
轉載-星雲說偈善報自得       
3803-云何為『破戒比丘受信者奉施
轉載-星雲說偈 -- 不見人過   
3802-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擁護法
轉載-社論 整頓台電 恢復民眾信任 
3801-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禪定
3800-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精進
轉載- 脫離心靈苦難      文/
3799-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智慧
轉載- 星雲說偈-- 讀經     
3798-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施具
轉載- 星雲說偈-- 自心佛    
3797-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種忍辱
轉載-星雲說偈-- 業力不失    
3796-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四滿足法

最新回覆

留言板
我要留言


統計
Blog名稱:妙音書院
日誌總數:1767
評論數量:0
留言數量:0
觀看次數:1622195
設立時間:2008年11月5日

連結




[聖嚴大師開示錄]轉載- 禪與日常生活     文/聖嚴大師
果前 發表於 2012/11/29 下午 09:07:00

禪與日常生活

 聖嚴法師

我們經常會遇到話講不停的人,有時言不及義,只好請他們閉嘴。這種情況還容易解決,如果是想教自己的心安靜下來呢?你能夠教心中的妄念安靜下來嗎?大概不能吧!

報怨行:受苦肇因過去造作

因此,菩提達摩教給我們第二種方法,即「行入」。他將修行的方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報怨行,是與苦有關。我們要明白,凡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問題與困難,全是源於過去的業;現存的一切,皆可在某一地點、某一時刻找到它的起因。或許我們無法確知這個起因是什麼;我們所經歷與當下圍繞在身邊的一切,往往可追溯自無量無數的過去世。

但是大多數的人無法探視遠久的過去,也無法證明過去世的存在;即使是在這一世,我們有許多事情早已記不得。當我們遇到不愉快和不幸的事時,應該要知道,那都是源自於過去所造的業。或許我們無法完全察覺這個「因」是什麼,不過我們應該明白,這個「因」就是自己,並接受現在所面臨的「果」。

無條件地接受,是否表示禪法是被動或消極的?完全不是。由於我們了解現在受苦,是因為過去的所作所為,就會明白,當下即是未來的基礎。我們馬上就可以種下一個新的因,來轉化現在的痛苦,立刻讓自己轉向一個更積極正面的方向,這樣就能償還我們在過去世所累積的債務。

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償債是要運用目前手邊的資源,來適當地採取行動。這並不意味著屈服。如果這棟房子失火了,一定有它起火的原因。我們該怎麼辦呢?應該想辦法滅火呢?或者是坐下來,研究是怎麼起火的?我們當下要做的就是滅火,不需要去追究原因。唯有全力以赴盡人事,我們才能無怨尤,清楚而坦然地接受結果。

隨緣行:喜樂來自過去成果

在第二個階段——隨緣行,我們逐漸察覺到,即使是碰上了好事,或者是令人愉悅的事,同樣也是源於過去種下的因。不要沉溺於這種幸福的感覺,也不要因為這個好運,而以為自己有多特別、有多優秀。不要讓這種事情加深「我執」,畢竟,當好事發生時,我們只不過是在享受過去自己辛勤工作的成果罷了。這就像是從銀行提款一樣,從自己的帳戶領錢,有什麼好驚喜的呢?

並不是所有快樂的事,都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有些人在舒適的環境中,仍然能找到不滿意的地方;而許多擁有財富、權力和地位的人,也不見得是快樂的。即使像男孩遇到女孩這樣簡單、平凡的事情,也可能因周遭其他的因素,而無法共創幸福的未來。這並不是說他們一定不會幸福,而是當幸運和快樂的事來臨時,不應該感到驕傲或自滿。很多人在成功之時,往往就忘記了他們自己。

中國有一個故事,主角是一個贏得了彩票的乞丐。那個乞丐一直把彩券偷偷地藏在他的竹拐杖裡面,後來發現自己中獎了,高興得不得了,下定決心,以後再也不去乞討了。就在一陣狂喜中,把他的舊衣服,以及僅有的一點財產,一股腦兒全扔進附近的一條河裡。然而不幸的是,他的拐杖也在那些扔掉的東西當中。一切都太遲了,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竹拐杖,還有他的新生活一塊兒順流而去。一個禪修的人,應該要保持鎮定的態度。如果得到一筆錢,就讓它來;如果失去了,就讓它去吧。無論是在哪一種情況,都不應該讓心狂亂地波動。

無所求行:無所求的態度

到了第三個階段——無所求行,修行者已經能夠保持一種無所求的態度。當然,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如果你不著手去做,似乎沒有一件事可以完成。通常我們都有一個想要滿足的欲望或奮鬥的目標,這很自然,同時也是一種激勵;但經常發生的是,我們無法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中國有一句諺語:「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陰。」在場大部分的聽眾都非常年輕,但也大到足以為自己的人生做很多的規畫。甚至可能早在小學低年級時,你心中對未來就有一些想法了。然而你的目標在升上初中時是否有了改變?或在高中時?還是在大學的頭一年?

哈里斯教授(Professor Harris)擁有哲學博士學位,同時也在授課,他還有音樂的碩士學位,而現在正在學習按摩和物理治療。我很好奇他真正的目標、主要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雖然他從事這麼多不同學科的研究,但我不認為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問題。他正走在自己的路上。

就像一棟有很多入口的房子,你可以從東邊或西邊進來,也可以搭直升機直接從屋頂進入屋子裡。你可能會選擇某一種方式進去,但不喜歡所看到的,於是再嘗試另外一個入口。無論你是從哪一個門進去,所看到屋內陳設都是相同的。但是,如果你頑固地堅持要從某一個入口進去,卻又無法越過那道門,那就會是一個問題。如果其他人都能從這道門進去,唯獨你不能,就必須尋找另一種方式。至於別人怎麼看你,那並不重要。

心無所求,也沒有一定要達成的目標;然而,我們必須努力工作,沒有努力工作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需要動力來完成日常的事務,但在修行方面,設立某個特定目標本身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障礙。一般的目標可以藉由欲望和努力去實現,而最高的心靈修行目標,卻無法以這種方式來達成。例如:假使你修行是為了要開悟,那你將會發現,那個目標離自己愈來愈遠。開悟是什麼意思?開悟的意思是解脫——同時從自我及外在世界附加的束縛中解脫。有所求,即使是為了要開悟,也是一種束縛。

稱法行:正向、積極直率的行動

現在,我們到達了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的修行——稱法行。每個方法都能逐步地達到更高的層次。要做到第一階段非常容易,第二個階段也是,第三個階段則比較困難,很少人能進入這階段。修行到第四階段的人,只是單純地去做應該做的;無論你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去做。到達第三階段的人,或許能把工作做得很好,但在態度上可能還是有一些消極;而進入第四階段的修行者,表現出來的則是完全正向、積極直率的行動。

我曾經遇到一個年輕人,高中畢業時就想要成為一名律師。但他沒有通過入學考試,最後只好改念圖書館學系。起初他很失望,但畢業之後,他赴法國研究法國的圖書館系統,最後獲得了圖書館學的博士學位。後來,他應邀回臺,因為臺灣很少有圖書館學的博士,而中央圖書館正需要這樣的人才。當時他來問我的意見,我引用了一句中國諺語對他說:「你這是『上了賊船』!既然被海盜抓走了,就不妨好好當個海盜吧。」我要他就留在圖書館學界好好地耕耘。他從法國回來後,還特別來感謝我;看來這個決定對他來說滿好的,或許比成為一名律師還好。

無論你發現自己處在什麼情況中,都要盡力做到最好,但不是在恐懼或渴望的幻想中努力。當情況變化時,你也要隨之改變。有了這種態度,你的人生應該會很平順,而煩惱和困境也會減少。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40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

 


閱讀全文(318) | 回覆(0) | 引用(3)


發表評論:
暱稱:
密碼:
網站:
標題:
Blog網站首頁 | 聯絡我們 | Blog註冊 | 部落格登錄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執行時間:0.139 秒 網頁瀏覽次數:2029984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