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不起.萬緣不拒 |
妄念不起.萬緣不拒
在指導禪修的時候,我經常告 訴禪眾要練習著不要有妄念,有了 妄念就要用方法的正念來取代妄 念;然而方法本身原來也是一種妄 念,只是以規律的妄念,取代散亂 的妄念,便是正念。
一、泯除妄念的四個層次 要做到妄念不起,有四個層 次: (一)沒有雜念,但是還有方法。 除了方法,沒有其他的雜念插進 來,這叫作妄念不起。例如:在用 念佛、數息或是隨息等的方法時, 沒有其他的雜念插進來。
(二)在同一個念頭上維持下去, 什麼樣的念頭呢?譬如:我知道我 在打坐,我知道我在數息,而數息 數到沒有前一個呼吸與後一個呼吸 之分,只知道數了一個呼吸又數了 一個呼吸,只知道現在自己在數呼 吸,沒有考慮到剛才數了一個呼 吸,也沒有考慮到等一下還要數一 個呼吸,不考慮到剛才我所數的呼 吸是數好了沒有?有沒有妄念?也 不擔心等一下數呼吸會數得好不 好?會不會弄錯?會不會有雜 念……這些都不考慮,只是不斷地 數,數完一個又數一個,不斷地在 同一個念頭上面,這也叫妄念不 起。
(三)在用方法時,不論是念佛也 好,數息也好,數到沒有數目可 數,沒有符號可念,沒有呼吸可 數,到這個時候,不是故意不要念 佛,也不是故意不要數呼吸,而是 心境非常寧靜、安定,不知道怎麼 數下去,也不知道是有呼吸還是沒 有呼吸,心中沒有雜念。這時候, 還是不是有前念與後念?有,但是 自己不介意有前念與後念,此時已 是入定了。
(四)自我中心的意識已不存在, 方法也不存在。沒有考慮到自己是 不是在用功?自己是不是在打坐? 坐在那個地方,心中了無一物,此 時已入深定了。到這個層次,前五 識已停止作用,僅有微細的意識功 能,沒有身體的感覺及負擔,也沒 有心理的壓力、感受,只有很清楚 地處於什麼也沒有的情況。
二、萬緣不拒的三個層次 萬緣不拒,也可以說是萬法不 拒。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身、 心、環境不受任何刺激而有情緒反 應,這叫妄念不生,但是身、心、 環境還是照樣的存在。如果只在打 坐的時候不受身、心、環境的影 響,尚不算是真工夫,充其量只像 槁木一樣;必須要在平常生活中以 人的立場、人的身分,不受環境的 干擾、困惑,也不受自己的身心反 應所困擾,才是真工夫,這叫作妄 念不起,萬緣不拒。
譬如有人打你一拳,或是罵你 一句的時候,如果你心裡嘀咕: 「豈有此理,怎麼打了我一個拳 頭?為什麼罵了我一句?」不但這 時身體有反應,心理也有強烈的反 應,這當然不是萬緣不拒。
如果人家罵你一句,你告訴自 己不回罵他,被打了一拳,命令自 己不回打,你已經有了「拒絕」, 這也不是萬緣不拒,要做到接受到 外在的任何刺激,都能消融於無 形,也就是說,自我的中心,根本 不是一個反應體,也不是一個接受 體,乃是空無一物的絕對存在。這 是要練習的,如何練習?這也需要 有層次。
第一步,外在的環境,聽到 了,看到了,這時心裡要馬上想: 這是外境在動,是外境的動作,不 是我的動作,是他的事,跟我沒有 關係。
第二步,練習著沒有外境的對 象,這必須把自我中心放下來,唯 有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才不介意 外境的對象,所以《金剛經》說, 無我相,才能夠無人相。
第三步,練習放下「自我」, 怎樣練習沒有「我」呢?人家罵我 的時候,一定有一個名字或者是一 個代號,你要想:這個名字不是 我,這個身體也不是我,跟我沒有 關係。然後,只注意自己的呼吸, 不介意外境的好壞;並且觀想:呼 吸的人不是自己,僅是身體在呼 吸,不是我在呼吸。這個時候你的 心理是平靜的,外面發生什麼情 況,你都清楚,只是你保持一個非 常平靜的心情。
雖然萬緣不拒,但你可以有動 作,也可以有反應。例如人家打 你,你不動作是不行的,可能要想 辦法讓他不要繼續打下去,但是你 要在非常平穩的心境下處理,試著 讓對方也產生平和的心情。處理的 方式應視情況而有不同,有的時候 需要迴避一下,有的需要馬上處 理,那便是靠智慧的判斷了。原則 上,對人,是以緩和的方式來處 理;對事,往往是需要馬上處理。
因此,萬緣不拒的意思,是不 必拒絕我們的生活環境,但也不受 外境的干擾、困惑,不過還是要處 理,處理的時候要不動情緒,不起 煩惱,處理事情時,不要加入自我 的利害得失,否則煩惱的念頭就會 產生了。
(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法鼓山社 會菁英禪修營聯誼會開示,陳美莉 整理) | | |
| |
|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