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五四 |
四安:安心、安身、安家、安業 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四感:感化、感動、感恩、感謝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種福 |
「心」五四運動就是以四安、四要、四它、四感、四福等五種方法,來完成以心靈環保為首的「四環」運動,這是法鼓山邁向第二個十年的重點工作目標,相信也是二十一世紀全球人類所共同需要的社會活動。
凡是有遠見的人,都已預知二十一世紀的科技文明,會以極驚人的速度進展,它為人類帶來的,恐怕是禍不是福,對於地球資源的耗損及自然環境的破壞,將難以想像。因此,我們應該積極從人類價值觀的轉化,人類心靈的淨化著手,以人文社會的關懷來制約並引導科技的發展,使之為人類服務,而非把人類帶向毀滅。
法鼓山的「心」五四是一項精神啟蒙運動,也是現代人所需要的生活教育,以法鼓山現有的基礎、在國內的良好形象,現代文明不是罪惡,只要人的心靈不被污染,我們的世界便有明日的希望。
以及在國際間所擁有的聲望,「心」五四運動一定會給世界人類帶來光明的願景。
「心」五四的條目之中沒有佛學專用名詞,淡化了宗教色彩,可讓世界上各種民族文化及宗教背景的所有人類共同使用。但是它的內涵,即是佛法的「心」法,那不是狹義的宗教信仰,而是淨化了的人文社會價值觀以及實施方法。它可以深入佛法,卻不會與任何其他民族文化及宗教背景相牴觸,所以這項運動,必將是可久又可大的。
(摘自1999年8月22日聖嚴師父於法鼓山全球悅眾大會開示)
四安:提昇人品的主張:
「安心:在於少欲」「 安身:在於勤儉」「 安家:在於敬愛」「 安業:在於廉正」
四要:安定人心的主張:
「需要的不多, 想要的太多」「 能要該要的才要, 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四它:解決困境的主張:
「面對它:正視困境的存在」「 接受它:接受困境的事實」「 處理它:以悲智處理困境」「 放下它:處理後心無牽掛」
四福:增進福祉的主張:
「 知福:是最大的幸福」「 惜福:是最好的儲蓄」「 培福:時時都有福」「 種福:人人都享福」
※※※已得授權轉載自『法鼓山心靈電子報』,版權屬法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http://www.ddc.com.tw 】所有,非經彼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