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嚴法師
一個人的修持,可以從他對於空和有的認知中顯露出來。了解此點很重要,可以避免讓自己停滯於某個階段,而能繼續向前邁進。
當我們的心還不集中,也就是在未開始修行之前,或才剛從修行中得到利益時,我們會覺得現象確實存在。在這種心的狀態之下,「自我」是深植於一切事物中,例如「我的身體」,「我的衣服」、「我的朋友」、「我的房子」等等。
當修行漸入佳境,而進入非常集中的狀態時,心是單純的,只有少許妄念,而由自我中心所釋放出的壓力也會減少。這時候,會感覺到這個世界,以及這世界上的所有東西都可以丟棄,都是無關緊要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我已經甩掉了所有的念頭,而且正在享受解脫的喜悅。因為什麼都不存在,我是這樣的無拘無束、安逸自在。」但是,當仍有這個念頭時,雖然自認為是空,實際上仍是在有的狀態,仍然住於解脫與快樂中。
當一個人進入只有一念或一心的狀態時,可能會感覺到自己與宇宙合而為一,擁有無窮的力量,也感覺到對眾生有極大的同情心和慈悲心。這是在「雙重肯定」的階段,也即是深層的「有」的狀態。雖然這個自我感擴大了,不再是自私的,卻感受到能量和責任。由於一個人的心力取決於自己過去的修行,如果沒有厚實的修行為後盾,雖然仍可以達到統一心,但不會有強大的能量與責任感,也不會生起慈民濟世的心。因此,在人類歷史上,偉大宗教家的出現是很稀有的。
接著下一個階段,是進入無念或無心的層次,也是稱之為「雙重否定」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視「空」為空,是為真空。如果對於空仍有執著,或自認為空,而實際仍是在有的狀態,則稱為「頑空」或「假空」。但是在無心的階段,一個人確實認為連這個「空」也是空的;因為連空都空掉了之後,「有」重新被肯定了,不過這個有是無執著的有。雖然無執著,但是他絕不會覺得世界是無意義的,如果被問到:「您修行修得如何?」,他絕不會回答說:「喔!修不修行對我來說都無所謂。」
通常當我們對某些事情有強烈的感受時,會感覺到它是存在的。如果空也是要建立在感受和感情上時,那不是真正的空。只有在不受感覺和情緒的牽絆時,才能如實、真實的體驗事物,也就是說,同時體驗到妙有,也體驗到真空。對修行人來說,只有到達這個層次時,才算是進入禪門的第一階。
問:修行的進展,是否可以說是,一連串的、不停地否定個人已達到的階段,而去肯定新的狀態?
聖嚴法師回答:事實上,過往經歷的階段和現在所體證的,並不是二件不同的事情。我們說煩惱即菩提,意思是說它們並不是兩件分開的事情。因此,「否定」並不是說,在生出智慧前,必須要先厭離或是去除煩惱。同樣地,否定娑婆世界也不能使你證入涅槃,它們是同樣一件事,只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因為個人的體驗,而有不同的認知。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2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