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鑄銅作坊遺址,在今洛陽火車東站正北,北窯村西南的第二臺地上。東臨洛河,並依邙山,面積約10多萬平方米。出土大量熔銅爐殘壁、陶範碎塊、制範工具,以及紅燒土塊、木炭等遺物。
據對熔爐殘壁的分析,可知當時熔銅采用的是內加熱式的爐子。爐子分大、中、小三種。大型爐子是用草拌泥和沙為材料,以泥條盤築法作爐圈,然後砌成爐子,內徑約1米左右;小型爐子是用大型陶器如甕之類的容器上塗壹層厚厚的爐襯,即可使用,內徑僅30厘米左右,熔銅的燃料是木炭,冶煉時采用鼓風囊來鼓風助燃。溫度壹般在攝氏1200度以上。大型爐子高達1.5米左右,是豎式鼓風爐,它基本上已經具備了現代鼓風爐的雛型。這表明在西周時我國的冶煉技術已相當先進。
佐敦庇利金街8號百利金商業中心 從出土的大量陶範分析,可知當時的制範流程是,先制母範,即模型;然後按照母範上規劃好的分型方案制作外範,即鑄型。壹般間單的器型用雙合範,復雜的器型用多合範。每片範的分型面上都對應地做好三角楔形的榫卯、長方形的子母口,以便合範時扣合,工藝相當精密。
從出土的陶範看出當時鑄造的器物種類很多,有鼎、簋、鹵尊、爵等。還有車馬飾器、兵器等。從出土的蔔骨、蔔龜以及被殺害的奴隸屎骨來分析,當時在開爐澆鑄時可能還要進行占蔔和殺牲祭祀的儀式。
這座大型青銅器作坊建於西周初年,毀於西周中期穆王以後,距今約有三千余年的歷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