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2024»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公告

一、天不時 地不利 人不和 但

  我們仍持續關懷

二、與國 與家 與同胞 同在

  同樂共患難

三、唯其經歷掀天翻地的禍患 

  方知說真話不易 而人才難得

四、一頁臺北一日臺北 走在路上

  行人紅磚道上經過騎樓時覺得 

  身為臺北人 幸福又帶有尊嚴

五、民主就是一張一張的選票

  走出家門才是人民為自己做主

  風雨飄搖 雞鳴不已 

  窩在家裡 假民主勝利

六、公理不出聲 貪腐橫行

  正義不出聲 邪惡四竄

  直道不彰 野蠻瀰漫

  勤奮者蔽於歪曲 機鋒者得勢

  讓在野又鎖國的政黨再學習

  如何監督國政

 

  讓帶領走出泥淖的執政黨

  再創黃金盛世


我的分類(專題)

首頁(67)
無可救贖的上癮(28)
愛情春藥(5)
暑假露營週記(4)
書有未曾經我讀(8)
學習專櫃(12)
目睹之怪現象(4)


最新日誌
一封特別的感謝函
別消費我們的媽祖-在選舉的時候
愛心很廉價小額捐款也十分便宜
抑鬱的小伙子
長大的代價
集點換長物囉!
沒有規劃能力侈談什麼治理與執行能力3
沒有規劃能力侈談執行與治理能力2
沒有規劃能力侈談執行與治理能力
共產黨化的政黨2

最新回覆

留言板
我要留言


統計
Blog名稱:無家可歸
日誌總數:67
評論數量:0
留言數量:0
觀看次數:404522
設立時間:2006年8月9日

連結

誠品

休閒農業

親山步道 

字辭典

人社家族

暀暀的天空

臺灣指南

 雲心海民宿

當日行情

國家森林遊樂區訂房系統

La New

LUXGEN

I Move

放映週報

程如晞巴黎遊縱

旅遊資訊王




[無可救贖的上癮]貶謫文學試探,一
瑪琲 發表於 2008/12/12 下午 02:14:00

仕途須臾之貶抑與人文聖殿恆新的輝光

──貶謫文學試探

摘 要

高中國文教材中份量極重的「貶謫文學」的教授和領略,不只是單純的語文表達、賞析,更切要的是,它是「立人文以化成」的良範與佳文!

貶謫文學作品作於貶謫後,以發憤疏通鬱結,藉渲述往事何以未能達道,梳理、超脫、昇華榮辱,化成天下大道,本文試分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歐陽脩〈醉翁亭記〉、蘇軾〈前赤壁賦〉三篇作品。

關鍵字:旁觀他人痛苦,神憑,發憤抒情,不平則鳴,觀乎人文化成天下,結構主義,解構主義,中心/去中心/多元中心

一、引言-旁觀他人痛苦之必要

愛上閱讀,是因為知道,像擁抱所有喜怒哀樂是自己的事─也先是自己的事-接下來勢必與他人相關-免不了的要與他人相闗,蘇珊桑塔格「痛楚是藝術的經典題材,讓旁人注視或忽略,其不言之喻是『不,痛苦是不能停止的-混合了心不在焉與全神貫注的旁觀者!

』」(註1)因此,苦悶的年代多的是苦悶,悲傷的歷史寫滿了悲傷,多災難的民族其文化的城堡裡必定有座哭牆,否則背轉身去,不是選擇否定一切,就只能擁有遺忘!伊塔羅卡爾維「每當人性看來注定淪於沉重,我便覺得自己像柏修斯∼我必須改變策略,採取不一樣的角度,以不同的邏輯,新穎的認知和鑑賞方法來看待世界!」(註2)筆者只是將本文所舉分析之例的書寫者等同於伊塔羅所說的「我」,他們試圖讓自己站在旁觀的立場,用「輕」的角度看待自身的痛苦!

從上述意義看,貶謫文學作品絕非一般認知,僅是聖邦賢鄉舊封建道德下的產物,閱讀「貶謫文學」作品,是「旁觀他人的痛苦」,它像是司馬遷這個案例,《史記•自敘七十》中:太史公李陵之禍,幽在縲紲!乃喟然嘆曰:『是余罪也夫?是余罪也夫!』」相信史遷

示認定他罹罪逢垢是受李陵牽連拖累,替第一句下個問號,既下錯,也沒有意義。然而,我們相信司馬遷這裡「遭李陵之禍」既不是也不能指「這個人」,如此書寫是為我們提供一絲可資解讀-理解他實踐「究天人之際」的理想(包含了史遷身經之驗)-的線索:「在這事上,據報他是投降了,可這是他能決定的嗎?主客觀條件下李陵是勝不了的了,『以身殉節』不然『投降』!只是,誰能證明李陵不是殉節未果反遭虜綁?只是,據信他終究是投降了(主上殺他全家前或之後呢?),雖然,平素我倆並無深交,不過同朝為臣,基於對他平日為人處事的認知,如果是一件純粹由他做主、決定的事,李陵是不可能做出人前人後不一致的事的!」(註3)太史公如何知道呢?本文的回答很簡單,李陵不可能會投降,因為,司馬遷知道,如果換成是自己,也一樣,不會投降!只是,這個信念在史遷武帝奏對之後,不再如此肯定、準確、鮮明如昔!最少他要學會懷疑自己同時調整自己。「立場和角度的不一致」是存在的實在,每個人與他人都可能在事件中同時是對的也是錯的,問題就在立

場與角度,對於「立場與角度」,司馬遷給的定義是:「身毀不用矣!退而深惟!」

漢武自能認定李陵叛國背主,他有「情資」-口述的歷史-,也就能根據情資做合理正確的判斷與決定,誅殺與懲戒悉聽「尊」便!既有「召問」一事,便表示不論李陵投降與否,重點早不在「(李陵)是否投降」,重點在於「事件」必須成為「歷史」,而歷史不可能是一件事和一個人的立場與角度,它必須解決與「所有人」相關聯的「所有事件」,沒有人(包含所謂小人)會做出他認為是錯誤的事。史遷〈報任安書〉說召問是:「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辭」,司馬遷何由得知他是廣主上之意?無非他認為:召對時說睚眦之辭的人啊!您們難道不知李陵之前是如何且建立何等功勳?難道您們要陷主上於不明非是不辨白黑之境?李陵遭虜就可以落井下石?公是公非如今安在?然而或許正好忘記,李陵正是為了貳師李廣利不力,致有以寡擊眾兵敗遭俘的事,縱放李廣利多麼乾脆,然而尋找一個可以檯面上「合法」程序的「公議」豈不更佔理?

太史公精妙絕倫的「塞睚眦之辭」讓我們看到了兩種「立場與角度」在一事件中同臺扮演,即太史公李陵請命是「正義公理」,武帝必治李陵以叛國背主,為的是保全大局,這樣的精妙絕倫楊牧在《疑神》一書論及日軍時的文句可說明:「那些日本人平時膜拜的,是

他們以為超越的力之給出者,以儀式典禮在鄉關誇示-等到他們穿上軍裝持刀槍去征中國時候,……那力乃進入每個兵士的身體,便隨時隨地地追逐著與血腥混合,揉合,要使那瘋狂的『神憑』」發動起來。」(註4)這群必欲以睚眦之辭以附武帝上意者,不正是必欲結伙以壯聲勢方能勇於胡作?楊牧名之曰「神憑」,說得更白些有幾種說法:以上帝之名、以神佛名義、以國家民族大義云云,皆是!對此,我們請余秋雨先生說些話:

「這些人不是英雄豪傑,也未必是元凶巨惡。他們的文化程度可能是文盲,也可能是學者。很難說他們是好人壞人,但由於他們的存在,許多鮮明的歷史形象漸漸變得癱軟、迷頓、暴躁,許多簡單的歷史事件一一變得混沌、曖昧、骯髒……」(註5)

所以,旁觀司馬遷的痛苦,我們看到了他「日夜竭材力務心營職以親媚主上」,無疑,他曾認定今上是位得以治國理政伸展其抱負與志向的聖君賢王,最後卻說:「而事迺有大不然者!」這整個人文化成的理想,是人類歷史遷移進化得以解釋-渾然不是這麼一回事-人如何解釋這一切自有生民以來的「悖謬」呢?

二、共生 共命 共業 共感-人文化成的基礎

本文試著提出一種閱讀理論:即「群己對悟」的書寫與詮釋。從中國文學史上為後世宗法不墜的兩大源頭:《詩經》、《楚辭》(屈原作品本文名為「屈騷」)來談。《詩經》時代,去古未遠,受生民以來共生群聚之文明生活演化的習()性導致,不論作品著者可考與否,其詩歌或為民曲、鄉謠,或寫朝聘宴饗,乃至宗廟祭祀、民族發跡與沿流,率以共生共命共業群像為主流,縱情詩之發以男女愛慕,亦可從「共群」這個範疇覓得詮解的徑路,誠然,後世學者(代之後尤其明顯)好譴責代學者習用政治、道德解詮國風中男歡女愛之情詩,硬套說是讚什麼后妃之德或刺什麼無道君侯云云,剋就「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亦屬社會人文之

實際範疇而論,歌謠中冀求窈窕以君子匹配,平民如此,貴族如此,則帝后也是如此,這自是人情必通之理,只需從這角度切入避免武式評斷,讚之無妨刺亦無傷,實不能算是「過度詮釋」(註6)。即「屈騷」乃是由個體生命情志糾葛出發,終因繾綣忘身忠而罹憂之作,同時也標示「文學」主體展現其化成人文的偉命,這當然是屈原並非僅出於個人風花雪月或尤人怨艾,更由個體出發推而及於國族人群,竭忠盡智以事君國,一篇之中三致志矣。

我們從兩端求扣(指《詩經》言志與《屈騷》抒情兩端做群己對悟)以執厥中,遂可推想,文學作為化成人文的一種表現形式,其書寫、思索在有能匯通群我共通之感與悟者,如此才能面對──涉世和避世/交流與離散/超拔和沉淪……。

三、貶謫文學詮析之基礎

高中國文教材中份量極重的「貶謫文學」的教授和領略,不只是單純的語文表達、賞析,更切要的是,它是「立人文以化成」的良範與佳文!(註7)史遷韓愈兩段文字來開啟貶謫作品的探討:

〈自敘七十〉:「夫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構思之謂、興之謂、象徵之謂、託情寓景言物之謂,要言之,此思非直賦之謂也!)西伯羑里,演周易孔子,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世傳呂覽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也,於是述往事,思來者!」

史遷未因憤激於自身困厄及慘烈的遭遇,便迷離在他作為「歷史」書寫者的史識之外「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引中井積德說:乃通舉諸書之意,唯尚書於隱微無所當,是以意逆之也。」(註8)中井氏此說是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變換型態的說法,表層上看,固

沒什麼錯,深究下,就看不到詮釋的合理性了。史遷書寫主旨何在?是在「幽於縲紲」,身遭「宮刑巨變」之垢,死則死矣一了百了?所以「此身己毀不復可用」的厭世之念時刻縈懷?我們的體驗是:其終成名山之業前,忍受巨大而深沉的苦痛所為何來:透過自身的著作,不斷地走在文獻資料中,從中悟通往聖前賢在艱難歷盡幾近萬死卻難辭的境地下,為使生命存在不僅止動物性的活著,於是一個個帝王將相文章思想家,藉著述超越一己有限生命,來張揚「共生共命共業」無端受挫,卻無法從人類文明智慧中找到合理的解釋乃至於解決方案時,那就讓努力與天地自然相對悟後,完成上天承繼給自己的天命,好完成提撕超拔世人面對困厄處境時,能自我救贖的生活態度與方式吧!這才是他提出「發憤著述」的本旨!

韓愈承接了太史公的認知與體驗,提出「不平則鳴」的說法

《韓昌黎文集•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天生萬物養人,人也必然與天地同運命同呼吸同蕭索,若天地萬物因其特質與他物碰撞而發鳴,人如何不能,這是共生共命共業而終能「共感」,於是:

樂也者,鬱於中而泄於外者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鳴者也;維天之於時也亦然,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是故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四時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有鬱憤有樂喜勢必有鳴,天地四時如此,人豈能自外於此,不能自外便將有取善鳴之物來發渲來表現,何況,人是靈於萬物者,又有不只藉可鳴之物來完成的書寫創作:

其於人也亦然,人聲之精者為言;文辭之言,又其精也,尤擇其善鳴者而假之。其在咎陶禹其善鳴者也而假以鳴,弗能以文辭鳴,又自假於以鳴;之時五子以其歌鳴伊尹周公。凡載於六藝,皆鳴之善者也;衰,孔子之徒鳴之,其聲大而遠傳曰:將以夫子為木鐸……;莊周以其荒唐之辭鳴;大國也,其亡也以屈原鳴;孫辰孟軻荀卿以道鳴者也,……抑不知天將和其聲而使鳴國家之盛邪,抑或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邪!

人文活動範疇至廣,作息起臥、農林漁桑、造成器物、娛心悅目等不一而足,韓退之的是人有別於群生,屬於人特有的「語文符號」的創造與書寫,更重在「遇不平(發憤)而鳴」之所作者,即本文何以主要談「貶謫作品」而不是只有貶謫!

 

 


閱讀全文(6304) | 回覆(0) | 引用(1891)


發表評論:
暱稱:
密碼:
網站:
標題:
Blog網站首頁 | 聯絡我們 | Blog註冊 | 部落格登錄

Powered by oBlog 2.52 ©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網頁執行時間:0.160 秒 網頁瀏覽次數:2029075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