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美麗人生-jadelung-書法品性-茶-紅櫻桃-草藥仙子-廚房-珍珠
| |
碧蓝色的太平洋,银色的沙滩,一艘正在翻新维修的小船,两个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男人-安迪和瑞德,这样一个场景,正诠释了两个词汇的真正内涵“希望自由“ 。
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最后一个镜头。正是这个整部电影最后的落脚之处,真实地反应了电影的主题,以及永恒的好莱坞精神,必然会有英雄,也必然正义战胜邪恶,必然有极其伟大的精神力量。但是,我们还是认同。因为人心向善,人的内心渴求某种释放,这种释放最好是以真善美作为表达的方式及途径。
安迪和瑞德,这两个人如此贴切地做了这样的主题的代言人。于是,这两个电影人物形象更长久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振奋人心。
这部电影,虽然在刚问世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那么多汹涌如潮的好评。但就像中国的那句老话“是金子总要发光的”一样,只要是好的电影,懂得它的人肯定能发现它,并且珍视它,推广它。很多很多这样的人做了这样的工作。以至于我也能听到这部电影的名字,并且找到它的光碟,还能在这样深夜的时候在电视台的选播中再次温习,再次感动。
思维是从感性到理性,然后到知识性的。或许第一次看到安迪和瑞德的故事,我们仅仅是被情节和感情直观地震动和感动,那么第二次,第三次看的时候,我们更能联系现实,结合自身,得到某些理智的分析,判断及联想,以至于后面我们再多看两次时,已经能感受到导演的思维,编剧的智慧,还有那充斥期间的哲学意识及人文情怀。
在最苦闷的时候,有人和我说,看看“肖申克的救赎”吧,它能让你明白你如今所受的一切苦难都不能称之为苦难,你面对苦难多做的一切抗争都不能称为抗争,它也能让你明白希望永远存在,而自由是生发于你内心那股希望的火。
生活中,总是有很多人在狂呼,绝望了,痛苦极了,无法再忍受了,为什么我一定要坚持... ...等等等等... ... ,但是,狂喊过后,痛苦过后,或许只是内心的壳越来越厚,而我们还在一日复一日地向自己不满意的生活屈服,作出少的可怜的抗争。
我很不想对自己说,学学安迪吧,学学他的坚持和忍耐,学学他的冷静和理智,学学他的淡定及平和。因为我知道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处境的判断都不一样,对于困难和曲折的定义也不一样。或许在安迪看来,那些屈辱,那些漫长的琐碎的苍白的岁月,都不算什么。但或许在我们中的某一个人看来,一个男人或女人的离去就已经让天塌地裂。
在同样的生活环境里,总是存在不同的人生结果,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有些人困扰而有些人安命;有些人勤奋而有些人消沉;有些人知足而有些人不满;有些人执着于眼前的一件事而有些人一直在寻找那条路。其实,这也正常,这正是人生丰富多彩的体现。
就像,古人们说的曾经沧海难为水,五岳归来不看山,看过浩瀚大海的人,在它面前再大的湖也像池塘,看过高耸入云,陡峭险峻山岳的人,很多山都变得像是小土包。所以,看看“肖申克的救赎” ,最起码都能给人一个好处,那就是自己所面对的各种困难,能有几个比含冤白坐了将近二十年牢,要被各种人欺负的安迪所受苦难更重的?
我相信人性的存在,于是,我喜欢看到善良美好的人性在闪光。这个时候我总是微笑,甚至有时我会开怀大笑。在肖申克监狱里,我最愿意看到的场景是安迪和瑞德在广场上散步,轻声说话,一个是因为内心有了希望而且极具智慧而散发出柔和光芒,一个是因为年岁增长所见甚广积淀下来的平和光辉。维系他们两人的正是美好的情感。正因为这样的情感,安迪能够坚持每天都在墙壁上凿洞,也正因为这样的情感,老瑞德最终没有像老布一样吊死在房梁上,而是怀揣着安迪给他的希望奔向了自由。
于是,我更相信希望带给人的力量。安迪初到监狱的时候,我想他仅仅是一天一天地想着如何度过,只是因为他一贯理智冷静的性格特点,让他不动声色,显得沉稳和安静。雕刻棋子一开始仅仅是他出于做点什么事情消磨时光的想法,那个时候,他肯定仍然是苦闷和迷惘着,于是,他试着举起石锤,学监牢里曾经住过的那些犯人往墙壁上刻下自己名字。意外出现了,墙壁竟然轻易掉落了一块渣土。这是希望的开始,不管是需要挖多少年,总比终身监禁具有更多希望色彩。这一点渺茫的希望激起了他极大的逃生欲望。同样是有关于希望,老布却因为希望始终无法得到而悬梁自尽。瑞德在同样的处境中,因为有了安迪给予他的希望而奔向了新的生活。
只是,生活是每一个人专有的,没法学习,也没法复制。哪怕我们理解了安迪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希望的坚持,也许我们也没有办法让自己的生活到处充满阳光。不过,如果在我们绝望时,能够像瑞德一样,觉得还有一件事一定要办完,于是,稍稍再往前走远一点的话,我们也能看到新的希望,最终,或许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也是一片碧蓝色的天空和海洋,那么空旷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