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暨背誦
成語典故-教學用-引《解開成語中的科學密碼》一書,此致謝
硝煙彈雨
原意:
指炮火猛烈,戰況激烈。
用法:
形容戰鬥場面激烈。
出處:
《孽海花•第三十三回》:「那些日軍剛離了硝煙彈雨之中,倏進了酒綠燈紅之境。」
中國古代的火藥主要由硝石、硫磺、木炭三種化學物質混合加工而成。民間長期流傳的「一硝二磺三木炭」就是它的簡易配方。為什麼叫作「火藥」?因為它的發明來自古代煉丹製藥的實踐;還因為組成火藥的硝石、硫磺在古代都曾被當作藥,遇火易燃是其特性,故被稱做火藥。
早在戰國時期,神仙方術盛行,一些方士為迎合帝王心理,極力尋找和製煉長生不死之藥,此後數代帝王都扶植這一活動,發展至隋唐時期,煉丹製更為盛行。
在長期的煉丹製藥過程中,一些煉丹家、醫藥家積累起許多物質和物質間化學變化的經驗。其中對硝石、硫磺等物質的認識和實驗就成為火藥發明的前提。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介紹了當時鑑別硝石的方法:「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樸硝,云是真消石也。」唐代蘇敬主編的《新修本草》記載了提純硝石的技術:「今煉粗惡樸消-即粗硝石,淋取汁煎,煉作芒硝,即是消石。」意即將粗硝石經過水溶、煎汁、再結晶,可得到針狀晶體(芒硝)。硝石是製作火藥的關鍵,因此對它的鑑別、加工提純的掌握十分重要。
古人對硫磺的認識也很早。冶煉銅、鐵中常分解和析出二氣化硫氣體,使人感到刺鼻的氣味,後來人們發現可以採集它。南北朝以前,人們主要使用天然硫磺,後來,尤其是宋代以後,便逐漸以硫鐵礦中冶煉出的硫磺為主。硫磺因其金黃的顏色,特別是它能與水銀相化合的性質,備受煉丹家的重視。
在煉丹的過程中,煉丹家為了變革某些物質的固有性質,還經常採用以火來制伏藥料的手段。在今天看來,這種稱作「伏火」的手段中,有豐富的化學內容,直接與火藥的發明相關。特別是對硝石進行「伏火」的預處理,使之轉變為性情溫和的藥物,表明煉丹家已清楚地識到,硝石常常是與其他物質合煉中發生燃的禍首。
火藥的發明,顯然是從對爆燃的現象的發現和研究開始的。為了防止煉丹過程中的爆燃災禍,唐代初期煉丹家已充分認識硝石、硫磺等都是引起爆燃的物質,其中關鍵的物質是硝石,為此他們研究伏火手段和檢驗助燃性的技術,並取得了控制硝、硫、炭反應的方法。文獻表明,唐代中期,煉丹家已掌握了火藥的配方,然而,只有將火藥的配方運用到實際中,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火藥的發明,這又經歷了約二百年的發展。
據文獻記載,至遲到北宋初年,軍事上已開始應用火藥,火藥武器開始被採用,並有較快的發展。關於這時期的火藥配方、火藥武器製作,北宋曾公亮和丁度主編的《武經總要》(西元1044年)有清楚的介紹。該書前集第十一、第十二卷裡記載了當時的火藥武器和三個火藥的配方,這是世界上最早公佈的最完整的火藥配方。具體是:火球火藥方、蒺藜火球方、毒藥煙球火藥方。其硝、硫、炭三種物質在火藥中的組配比例依次分別為:50%、26.5%、23.5%;50%、25%、25%;49.4%、24.8%、25.8%。用這三種火藥配方製成的火藥,雖然由於硝的含量偏低,只具有燃燒的性能,但它們卻是最早實用火藥的代表。
宋元之際,火藥和火器有較大的發展。成書於元末明初的《火龍經》能反映一個側面。書中介紹神火藥、烈火藥、飛火藥、爆火孳等26種火孳配方,還介紹了炮、銃、箭、噴筒等各類火藥武器。火藥從配方、加工到用於不同的火器,比《武經總要》中所介紹的更多。
至明代中葉,中國的火藥配方和火藥生產工藝已達到近代手平,在當時世界處於領先地位。這時期的火藥配方除了少數用做燃燒型或信號的之外,,硝含量基本上已穩定在75%左右,硫含量維持在10%左右,炭含量在12∼15%之間,穩定的數據表明了火藥配製工藝的成熟。
中國火藥和火藥武器發明後,便逐漸傳入西方。西傳過程大約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西元1225年前後,煙火和火藥的製造方法由南宋經印度傳入伊斯蘭教國家;第二階段是從西元1258年起,各種火器由元朝(正確的時間點甚至可以說是成吉斯汗起藉由數度的西征便帶了過去)傳入伊斯蘭教國家。
火藥、火藥武器傳入歐洲後,武裝了新興的市民階級,在他們發動革命、戰勝封建貴族的戰爭中發揮了不可低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