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跟台灣一樣的(其實比台灣輕鬆許多)「填鴨式教育」實行了很久後、有些改變。現在的趨勢、就是減少課數的方向走。這「寬鬆教育」的推行、有一段時間後、也有教師家長們開始大呼「『寬鬆教育』的後遺症、我們孩子的學力下滑、孩子變笨了!!!」且慢......。
「學力」這單詞的意思該是「學習能力」。所未知的事情、新學到內的吸收能力。如果孩子的學習能力、真的走下坡的話、該會有如下的症狀。
・不管下棋或打樸克牌等遊戲、無法記住規則。而且玩得技巧・思考、大大不如前一代的人。
・學不會使用電腦・行動電話・電化製品。
・無法學會騎機車、或學會開車。
...等等。最近的孩子、不管台灣日本都有這樣的症狀嗎?不會吧!會玩的學生、打麻將很厲害。在街頭、練習表演霹靂舞的水準、遠遠超過以前學生的運動能力。功能多、操作複雜的錄放影機・電腦・行動電話・樣樣都行。反而受過「緊湊教育」該是「學力」比較好的中年人士、都無法跟上他們的學習吸收能力的步驟。女高中生跟中年上班族、哪個比較能學會使用這些???
因此、「學習能力」並沒有走下坡。他們家長老師們說的、都是「學校的成績」而不該使用「學力」兩個字。使用這詞、很多人受騙。以為自己的孩子真的變笨、其實孩子並沒有變笨。只是上課時間短、就自然的跟「填鴨式」比起提不高成績。解答出答案、跟對於這個東西真有了解、是不完全等於。從學業成績來說、應該是台灣日本等國家的人民、比美國人聰明才對。可是我們覺得美國人笨嗎?有哪一國人特別笨、或聰明嗎?逼功課的國家的人民、並沒有比其他國家的人民聰明。
反而、我們東方國家為了拿高分、已經犧牲掉個人的思考能力。已經無法思考學校功課跟其實用性的相對關係。有「死背出來的知識」有「死套出來的計算能力」而這些能力、人腦再怎麼鍛鍊都不如電腦。死背的知識、看書就有。想要的計算、用電腦就算得出來。電腦化的未來世界、這些領域該讓電腦去負責。
在於未來世界該受到重視的是、如別人想不出來的思考方式等軟體部分。機器想不出來的「人腦功能」才是今後的社會、需要培養的教學內容。